Hello大家,
連假第一天,
天氣真的很不錯!
但好像有點涼,
出門沒穿個外套真的馬上想回家哈哈。
我們在確認在遠方的機器是否還活著的辦法,
除了使用我們之前安裝過的Obsevium以外,
最原始的方法的就是用ping確認他還有沒有回應,
用法就是
ping xxx.xxx.xxx.xxx
那Windows的預設ping會ping四次,
不過在Linux這邊的話他會無限的ping下去,
直到你阻止他Ctrl + C,
但其實我們ping後面也可以加一些條件的!
我個人比叫常用的是下面兩個
-c 次數這個是指定ping的次數-i 秒數指定ping秒數的間隔
比如我只要ping三次
ping -c 次數 IP

每五秒ping一次的話
ping -i 秒數 IP

那他也是可以同時放
比如說每五秒一次總共ping三次
那還是有其他的參數用法
-d使用Socket的SO_DEBUG功能。-f極限檢測。-I<網絡界面> 使用指定的網絡界面送出數據包。-l<前置載入> 設置在送出要求信息之前,先行發出的數據包。-n只輸出數值。-p<範本樣式> 設置填滿數據包的範本樣式。-q不顯示指令執行過程,開頭和結尾的相關信息除外。-r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,直接將數據包送到遠端主機上。-R記錄路由過程。-s<數據包大小> 設置數據包的大小。-t<存活數值> 設置存活數值TTL的大小。-v詳細顯示指令的執行過程。
參考來源:linux ping命令参数及用法